沈帥青:若想成績好 返學不要帶手機
發布時間: 2015/05/20 08:00
最後更新: 2015/05/20 10:07
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帶手機上學,沒大不了,但有研究指不帶手機回校,學生成績較好,外國不少校園力拒手機,理由大把,無論你是否信服,總之孩子與手機太親密,從來不是好事。
學生可否帶手機上學,香港的教育局沒明文規定指引,由學校自決,既有學校禁止或要求家長事先申請,亦有學校較寬鬆,課堂上禁止,只准小息及午膳時間使用。但孩子有否手機可用,關鍵在於父母。幾歲孩子已愛玩手機,上小學或中學的,帶手機上學亦平常不過,去年便有家長因不滿學校禁止帶手機及進行搜查,向立法會議員投訴。父母對於孩子返學也手機不離身,未必當一回事,但英國的一項研究結果,或許會令家長想法有變。
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)近日發表一項研究,針對91間英國中學,當中絕大部分已實施「手機禁令」,禁止學生帶手機回校,又或者學生回校後要交出手機,研究員分析禁令實施前後,約13萬名學生的成績於幾年間的變化。結果發現,成績最佳的25%學生,影響未算明顯,但最差的25%學生,分數平均上升最多,達14.23%,整體學生而言,平均上升6.41%。學生於中學公開試成績較之前好,取得5科C級或以上比率提升約2個百分點。研究員認為,成績提升的原因是學生上課時沒有手機造成分心,功效約相當於每周多上一小時的課堂,認為校園實施「手機禁令」,是有效提升學生成績的低成本方法。
智能手機的功能多,上網方便,收發訊息、玩遊戲,以及登入社交網絡「更新」狀態,均難免令人心思思。不少大人每日動輒花幾小時玩手機,對學生而言,更不容易抗拒手機的誘惑,成績較優異的學生或許有較好自律能力,但一般而言,若校方容許學生帶手機,上課期間忍不住偷偷拿手機來玩,則老師就算要禁,也禁不了多少。去年香港青少年服務處有調查顯示,40%受訪中學生稱,每10分鐘便要查看一次手機,過半學生稱若手機沒電或忘記攜帶會焦慮不安。學生又怎有耐性等到小息或午膳才玩手機?學習最忌分心,課堂上若無法專心,對成績或多或少有影響,英國的研究結果,意料之內吧!
不過,校園內是否應該容許手機,成績只是原因之一,學生每天留在校園的時間,至少8、9 個小時,甚至更長,父母給予孩子手機後,要在家中控制孩子玩手機並不容易,關上房門、又或晚上深夜不睡玩手機,有多少父母管得到?相比之下,在校園著手,便可令學生每日有一段長時間無法接觸手機。
如今不少發達國家均有數據顯示年輕人對手機依賴越來越大,若校園有手機禁令,更大作用是令孩子從小開始,在校園內有與手機隔絕的機會。手機應用普及的南韓,2012年有調查指,當地10至19歲的年青人,18.4%每日玩手機至少7小時,被判定有手機成癮,比率較成年人高出一倍,當地曾有孩子因為被父母沒收手機,以致有暴力舉動,甚至以死相脅。針對手機成癮一發難收,南韓政府難再視若無睹,近年採取政策包括向高危家庭提供資助、為手機成癮青少年提供戒癮治療,又資助研發手機app,讓家長可控制甚至關掉子女的手機等。
手機癮難戒,與其亡羊補牢,還不如成癮前便採取行動減少成癮。校園禁手機,可有效鍛鍊學生自少習慣長時間身邊沒手機,減少上課分心若可提升成績,固然是好,但對孩子有「戒手機癮」的效果更為重要,外地如美國或英國也有校園強硬實施禁止帶手機上學,日本政府亦曾向全國學校發指引指原則上禁止學生帶手機。
智能手機對孩子的影響,愈來愈大,顯而易見,本港仍有不少家長無視孩子沉迷玩手機,又或覺得手機方便聯絡,帶返學又或廿四小時隨身攜帶也沒什麼大不了。究竟手機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?若大家仍抱著不當一回事的心態,不及早展開有關研究掌握情況,日後更談不上會有策略應對。如此由得孩子與手機越來越親密,後果不堪設想。
撰文 : 沈帥青